在全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际,召开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研究部署电教系统2014年重点工作,非常重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规模应用,推动电教系统更好地明确定位、齐心协力,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刚才,湖北、云南、江西、青岛、江苏、浙江等6位省(市)馆馆长,介绍了各自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好做法和经验,各有特色,有所创新,体现了“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总要求,听了很受鼓舞,受到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打开局面,取得明显进展
2013年,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刘延东副总理讲话要求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总体来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局面已经打开,各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国电教系统真抓实干,为教育信息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教育信息化在国家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上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央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任务要求:“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别”。教育部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当前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全局性重点工作和重大战略任务。教育部党组要求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不断形成系列亮点,成为当前最出彩的工作之一,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光辉里程碑。
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改委在“信息惠民”工程中将教育列为6个重点支持项目之一。财政部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安排了信息化经费,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教育资源与教育管理两平台建设安排了专项经费。工信部在出台的《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计划》中,明确支持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科技部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专门立项支持。这些都充分说明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不仅在教育内部,而且在国家全局工作的落实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二,创新推进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
机制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难点。2013年,教育部在推动创新机制上继续发力,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一是创新了企业参与机制。继2011年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之后,2013年又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各地分公司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接,仅中国电信2013年就投资近40亿元,为6万余所学校实现了宽带接入。联想、浪潮、太极、思科、微软、Intel等数百家中外企业都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来。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机制。在教育信息化应用领域,现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即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际上很多专家都认为,信息化最难的领域之一就是教育领域。所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工作机制,一方面是积极稳妥推进,另一方面是有条件的先做、起到探索作用。这几年涌现了一批做得好的典型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坚持充分发挥教育部业务司局推动工作的作用。教育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信推办主要起统筹、协调、服务的作用,具体工作都由主要业务部门去推动。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谁也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为信息化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很多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可,也形成了一些亮点,包括管理系统、教学方法创新、专家队伍等,都是可喜可贺的。
第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亮点之一:80%以上的教学点已用上设备和资源,开出很多过去因缺少师资不能开出的音乐、美术等国家规定课程。项目实施效果已经开始明显显现,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二是“宽带网络校校通”进展明显。实行了“政府政策支持、大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新机制。在电信运营企业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全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比例:由2011年不足25%上升到57%,其中实现10M宽带接入学校的比例已达35%。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建多媒体教室160多万间,占教室总数的41%。
三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明显成效。各地积极探索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深入应用,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一定突破。空间开通数量已从2012年的60万个增加到600多万个。应用范围已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一些地区正在整体推进,初步积累了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普遍应用的经验。
五是教育资源、教育管理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稳步推进。2012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已具备为1万所学校、100万名教师和1000万名学生提供服务的能力,约2/3的省份初步建成了省级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籍系统已实现全国学生一生一号、终生使用。
六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取得重要突破。2013年教育部整合各类培训项目,设立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到2017年实现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并要求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
第四,各地积极行动,出台有力举措
一是各地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的行政领导。二是有24个省份已制定出台教育信息化规划或行动计划,各省陆续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三是各地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逐步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已达29.7亿元。
总的来讲,2013年,通过全国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验证了新时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的,是切实可行的,也为我们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取得更大进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做好2014年电教系统教育信息化工作
首先,对全国电教系统2013年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2013年,全国电教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教育信息化“三通”、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力配合教育部整体部署,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直接指导下,电教系统为实施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做了很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整合开发了一系列资源,同时带动了全国各地教学点教师培训工作,这是去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点之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也做得很好,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主动服务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在资源开发、应用、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中央馆和各地电教系统同志主动联系并积极承担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业务工作服务的任务,涉及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服务、政策参谋等多个层面,使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逐步从义务教育阶段走向了基础教育全学段,正向职业教育等新领域拓展。积极推动了满足“立德树人”要求的专题教育资源建设等工作。在“国培计划”中配合做好教师培训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在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中,电教系统尝试采取了集中展示、征集、汇聚、共建等多种方式,为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做了积极探索。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了国家资源平台、地方资源平台和企业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快了有关各方“合作共赢”机制的落实。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学习空间注册用户130万的年度任务,平台学习空间正被包括西藏拉萨、青海西宁等边远地区在内的多地教师使用。
全国电教系统2013年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总的来说是进展实在、成效初现、潜力巨大。借此机会,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育部已经正式印发,这是今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对全国电教系统如何做好2014年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认清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期待和更多的挑战。中央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并做出明确分工,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牵头推进。教育部和财政部就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门研讨,正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教育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单列一条并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为更好地宣传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党组要求《中国教育报》开辟教育信息化专栏,从今年3月20 日开始,每周一期,体现了领导重视和舆论导向。
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思路是三句话:“围绕重大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取得实质成效”。我重点讲一下什么叫“围绕重大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去年,重点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实践的融合,具体到每个教师、每个课堂,总体上大多是微观层面的事情。随着信息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开展工作的条件越来越好,就有可能做更大的事情。今年,要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考试改革、减负、择校、均衡发展等领导重视、百姓关心、实践需要的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来做文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信息化的支持,电教系统作为专业机构责任很重大。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要有步骤、有层次、一步步来,去年谈的比较多的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问题,现在有了工作基础和思想认识,就要求进一步强化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也就是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先做起来。当然,推进信息技术跟教学实践的融合仍然是我们最基础的工作内容,还要继续做好。
要“取得实质成效”,首先要搞清楚“成效”如何评价?电教系统的工作成效,最终要由师生的感受来评价,而不是用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设备、搞了多少培训来评价。这些只是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能叫“成效”。“成效”是指学生素质提高了、家长满意度提高了、老师教学方法改进了、学习负担减轻了、均衡发展程度提高了等等。“成效”的评价是很复杂的问题,电教馆作为专业机构,要关注、收集、整理和研究。
第二,要服务大局,明晰定位,突出优势
专业系统首先要服务大局,这一点不能动摇。只有在服务大局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有利于自身发展。目前,大的形势对电教系统发展极为有利,关键是怎么围绕大局去做工作,使大局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关于电教系统的定位,你们在探索,我也在思考,应该说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是还要进一步清晰、突出优势、把定位找准。按照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布局和推进思路,电教系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你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桥梁。某些企业可能技术上比电教系统强,甚至高出很多,但是在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以及对教学的理解上,哪个企业都不如电教系统,这就是电教系统的优势。我们提出来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恰恰最有利于发挥电教系统的优势。认清自己的优势之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充分发挥电教系统技术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前提下,还要以数字教育资源为基础推进工作,这是两点大的共性要求。做到了这两点,你们怎么发挥都有空间。
在以资源为基础来推动信息化方面,从纵向来讲,要抓住“开发、应用和服务”三个环节,以服务为重点。“开发”的内容更加开放、丰富、更具有动态性,甚至它的目标也是不断变化的,“应用、服务”要求更高。从横向来讲,要抓住“硬件、技术和内容”三个方面,以内容为重点,技术也很重要。纵横两个方向、3×3可以变成9个板块,这是每个电教机构选择定位的基本框架。每个电教机构要按照自身人员结构、本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在这9个板块中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哪一板块是最重要的、最有优势的,可以自选。你们也完全可以解放思想,突破这个框架,目标就是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
第三,要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推进方式
要深入理解、切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治理能力、明确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电教系统同样也有转变职能的问题。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求,全国都在研究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大的环境,电教系统要找到自身定位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我们一开始就强调,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创新机制,利用社会的、市场的各种资源,电教馆对中央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切实落实。
第四,要扎实推动在教学领域里的应用,务求取得实效
这是电教系统最基本的工作内容,长期以来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什么叫实效?一是要有应用效果,二是要提高服务能力。教育部今年要在全国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无论是“开发、应用和服务”,还是“硬件、技术和内容”,电教系统都有很大发挥作用的空间。“一师一优课”的基本思路是:应用从基础做起,从每一位教师做起。如果把应用比作一张网的话,每个老师就是这个网里的一个节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老师都用起来。原则上,无论条件好的学校还是条件差一些的学校,现阶段只要求一个老师一个学期运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上好一节课,工作量不算太大,也不算难,不要求做到国家级水平,只要求先用起来。比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也许需要几十节课,全县上一年级语文课的老师稍微分配一下,到年底整合起来,就是一年级语文课的完整应用,明年再拿别的课来改造提高。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草根”的做法,让老师都行动起来,都有可操作的切入点。“一师一优课”就是要让老师一听就明白这件事是跟自己有关系的,这样的目标才更有操作性和号召性。每一堂课、每一门课,都选择若干用得好的老师上的课,予以不断地提高,经过三到五年,这些课就差不多都是精品了。这样做对老师应用信息化不会增加很大负担,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数字资源有利共享的巨大优势,降低教师劳动量,降低成本。这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电教系统发挥作用的空间也非常大。今年电教系统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推动,这项工作做好了,整个教学应用的根基就牢了。这项活动一年时间还不够,可能至少需要2-3年。
第五,要加强自身建设,扩大视野,在做好本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出谋划策
电教系统除了自身发展,还要围绕大局做好服务。自身建设要强调两个方面:一要强调技术和内容的集成。只有集成才能更好的发挥电教系统的优势,把技术和教学真正融合起来。除了信息技术以外,科普、3D技术的应用等很多与教学有关的东西,只要有利于发展的,都要集成起来。那种只关心信息技术、别的都不集成的做法不叫深度融合。二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总是别人思考什么你才思考什么、政府布置什么你才做什么,这肯定发挥不了你的优势。要深入研究内容、技术、硬件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哪些下一步会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我们怎么去指导、集成和整合。比如说,现在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一个难点在于,怎么解决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的问题?一些网校、一校带多校的,就有这种情况。这些都是前瞻性的问题,肯定还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要去研究、去思考,怎么通过电教馆系统自身的优势去解决。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前瞻性的基础上,要为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多出谋划策,站得更高一点,思考得更深一点,从全局多出主意。
同志们,2014年是教育信息化任务艰巨、挑战很大、希望也很大的一年,是应该有所收获、取得更加突出和明显成效的一年,也是中央和各方面高度重视、机遇难得的一年。全国电教系统要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谋求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应用做出应有的更大更多贡献。